近年来,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用上了手机,不少孩子沉湎于手机的游戏、网络社交等功能,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日益凸显。管控学生在校使用手机,已成为各方共识和做法。
今年2月初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,提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等相关要求。《通知》一经发布,立即引发社会热议。现距《通知》下发已经近两个月,学校是如何落地操作的,华商报-二三里资讯记者采访宝鸡市多所学校进行了调查了解。
用金属探测器查手机
“从3月份开始在全校开展了‘放下手机,静心学习’主题教育活动。”宝鸡市石油中学政教处史主任介绍,在主题晨会和班会上广泛宣传,校园内张贴“严禁手机,进入课堂”标语,与学生和家长签订“禁止学生手机进校园”承诺书。在具体行动上,学生入校时,政教处会用金属探测仪查手机。对于在上课、自习课、中午在教室午休玩手机,或是进教学楼带手机学生,学校政教处会请家长来学校,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。“如果是学生多次将手机带进学校,我们会将手机没收,待学期结束再归还手机。”
史主任表示,老师办公室的电话向学生开放,学生有需要的随时可以在老师办公室打电弧与家人联系。
住宿学生带手机需家长写申请
姜城中学校长李宏海告诉记者,他们学校是一所艺术高中,有别于其他普通高中,所以对学生的管理上有所不同,早在三年前,学校就已出台了校园使用手机的规定,并设有手机柜。带入校园的手机,每天早读前老师会将手机放入手机柜,中午放学时归还,下午上课前再上交,下午放学再归还。
“现在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,考虑到一些住宿的学生,确有需要带手机的则实行严格的申请制度,由学生家长写申请书交给班主任,通过后方能将手机带进校园,即使带手机入校,手机也是交由班主任保管,禁止带入课堂。”李校长说,学生有任何事情想联系家长的话,一是可以找老师,办公室电话都向同学们开放;其次宿舍每个楼层都有电话免费向学生开放。
为了防止学生偷偷带手机进校园,学校会安排老师在监控室通过学校安置的高清摄像头不定期的查看。 此外,宿舍也拆除充电插头,谨防学生在宿舍给手机充电。
“手机不能带进学校,但是电话手表可以。”金陵小学一负责人称,现在学校答应小学生带电话腕表进学校,方便联系家长,手机肯定不答应。智能手机是绝对不答应进学校的,家长一般也不会给孩子带智能手机到学校。
学生、家长声音
初二学生张萌说,不带手机进校园以后,彻底治好了自己的“手机依赖症”,“现在才发现,用不用手机完全靠自觉,以前常常忍不住偷看一眼,而现在会更专注于学习。”
高二学生小刘说:“手机带到学校肯定会影响学习,所以在学校就是好好学习,想看手机了回家再看未尝不可。”
对于不带手机进校园,家长是什么立场?记者在市区部分中小学生家长中随机做了一个调查。
在接受采访的十余名家长中,有一半以上家长表示给孩子配备了手机,但是属于电话手表或者老年机。
有两位家长表示,给孩子配备了手机,但是制定了严格的使用时间,周一到周五没收手机,双休日功课做完后,可以玩不超过两小时手机。
一位家长表示:“手机可以进校园但是不能进课堂,对于独自上下学需要与家长联系的同学可以将手机交给老师保管,放学后再取回。
在调查过程中,绝大多数家长支持“不带手机进校园”的举措,这样避免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。
市民刘先生表示:“不可否认,有一部分自控力强的孩子,真的是用手机查资料学习。可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,手机反而起到了反作用。本来怀着查资料的初衷,不成想刷视频、玩游戏,不经意间就过去一两个小时。”
心理学家:家长要以身作则,引导孩子正确、合理使用手机
宝鸡市心理学会秘书长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明朗心理创始人吕亚妮表示,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,教会学生合理使用手机,光靠学生在校园内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,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和网络,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家庭。家长要以身作则,引导孩子正确、合理使用手机。作为家长,除了配合学校执行政策,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十分重要。针对手机使用,要与孩子约法三章,合理规划使用,不沉溺于手机游戏。而且,制定手机使用管理规则,不能只由家长说了算,可以让孩子一同参与,全家人一起讨论,并形成公约。孩子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,就会更愿意去遵守。
华商报记者李琳